2019年,數字經濟的主戰場正式從以“消費互聯網”為主的上半場,向以“產業互聯網”為主的下半場轉型,各大互聯網巨頭也紛紛發力To B轉型。
2019年,數字經濟的主戰場正式從以“消費互聯網”為主的上半場,向以“產業互聯網”為主的下半場轉型,各大互聯網巨頭也紛紛發力To B轉型。
巨頭To B,各有不同。百度致力通過AI掘金To B市場,阿里和騰訊近年加大在云計算市場的爭奪。相較于BAT“重倉”創新技術的做法,京東To B則來得更加穩健扎實。
除了有ABC技術與傳統產業結合的創新實踐外,京東還著力推進已有技術能力與企業多場景管理的應用結合,技術創新與技術應用“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而承載京東與企業多場景管理數字化的部門,就是近些年在京東體系以及整個企業市場中成長迅猛的京東企業業務。
01萬億市場存在哪些問題?
早在七年前,京東就依靠電商積累資源、技術與基礎設施優勢成立相關部門,從與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相關的物資采購管理,切入企業服務市場賽道。
隨著京東在企業服務產品、場景、鏈條的不斷擴充,2019年7月,京東正式將大客戶部更名為企業業務事業部。
據了解,2018年中國企業采購電商市場交易規模超6000億,未來三年市場規模復合增長率約達33.6%。謹慎預估,企業業務市場當前的交易規模也超過了萬億。
可就是在這個蓬勃的市場之下,卻隱藏著無數隱患和問題。這個市場中的很多場景和需求也沒有被成功挖掘。
比如,企業業務市場中的中小企業客戶,因為技術實力不夠,很難實現采購數字化,它們不得不向有綜合服務能力的企業服務提供商尋求支持。
而行業中規模較大、技術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卻要時刻面對采購過程中供應鏈條分散、冗長、成本較高、市場反應滯后等固有頑疾。
那么向B端企業業務市場求增長的“京東們”,就必須要看到企業采購市場中的旺盛需求和數字化能力不足所帶來的商機。
02面向中小企業力推城市服務計劃
不難想象,當前中國市場總量最大、需求最大、產生價值最大的一定是中小企業。可正是因為中小企業各項數字過于龐大,導致整個行業在采購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
艾瑞咨詢《2019 中國企業采購電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中小企業數字化是未來10年最大的課題。中小企業爆發式增長的采購剛需,將成為未來企業級市場服務的重要驅動力。
很顯然,在這個市場持續擴張的情況下,聚焦中小企業采購的電商平臺將在未來獲得更大優勢。因此,誰能率先入局這一市場,誰就可能率先搶入企業業務的下半場。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京東企業業務旗下服務中小企業客戶的業務品牌“京東企業購”,在2019年7月正式啟動“中小企業城市服務計劃”。
京東希望從中小企業的聚集地,覆蓋全國各地的經濟開發區和產業園,深化對中小企業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京東企業購也隨即在無錫成立全國首家京東中小企業服務中心。
據了解,該服務中心旨在為中小企業提供從線上采購,到線下配送、服務、租賃回收的完整企業生命周期閉環服務,以更加垂直化、短鏈化的服務滿足廣大企業多樣化的需求。
這種支持不是簡單的“買和賣”,這種解決方案是全鏈條的,直擊企業經營四大效率中心——“人、財、物、事”的核心訴求。
在服務中心能力的加持下,京東企業業務可以在供應鏈管理方面,大幅度減少中小企業在采購端人力、精力投入。
同時,在企業持續發展的層面,京東企業業務可以幫助中小企業確立數字化采購觀念,幫助它們實現數據驅動式增長。
截至2019年10月,京東企業購已累計為中小企業用戶節省綜合成本超過500億元。這種降本增效,無疑會直接影響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推動整個行業的采購數字化轉型。
就像京東零售集團企業業務事業部企業平臺部總經理羅曉華所說:
“采購管理和商品源頭兩大能力能夠直接降低顯性成本,但這只是京東企業購為中小企業帶來的價值創造的一部分。除了基礎的采購服務,京東企業購還基于對海量中小企業的深刻理解與資源整合,提供大量創新服務。由此帶來的隱性成本降低,才是京東企業購的核心競爭力。500億元的重要來源也正是隱性成本降低。”
03押寶大型企業市場尋找平臺突破良機
相較于數字化水平較弱的中小企業,大型企業的數字化采購發展的會更快。可是技術水平強、數字化程度高,并不意味著大型企業在采購過程中不會出現問題。
畢竟,采購涉及的流程和環節過于復雜,尤其是當前大型企業采購場景種類眾多,一站采買需求較強,其所涉及的領域、品類、生態形式,幾乎無法單靠某一項技術或是某一家廠商來解決。
就拿典型的工業品B2B行業來說,這個規模約2700億,年度復合增長率約為43%的市場,已經進入了快速成長期。可即便這個行業的巨型廠商,還是會在采購的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
海爾集團相關負責人就曾抱怨稱:“我們在做采購供應鏈管理時,長尾商品多、非標品種類多帶來的流程長、周期長、環節多、管理難度非常大。”
即便大如海爾,也無法避免采購流程過程中能會出現的:層層代理,加價空間超過50%;采購流程不透明,容易出現灰色地帶;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甚至是遇到假貨等問題。
可隨著整個行業的數字化水平提升,京東企業業務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與海爾集團這樣的企業方,進行采購數據打通。
2019年3月,京東工業品舉辦戰略發布會,正式發布iSRM智能采購管理平臺,這個管理平臺要實現的就是這件事情。
通過助力工業制造業的供應鏈流程優化和效能升級,幫助工業制造業企業,該平臺可以為大企業采購的各個環節提供商品、管理和運營管理技術支持。
海爾集團在接觸了這個采購平臺后,直言“平臺恰好填補了海爾集團的好品海智工業成套服務平臺市場化業務的訴求。”
而在對大型企業的服務中,京東企業業務不僅搭建了智能采購平臺,還圍繞多平臺、多場景的數字化采購管理需求,逐步將自己打造為企業服務綜合體。
綜合體的價值不僅是幫客戶省錢,更重要的影響則是提升客戶內部供應鏈效率、庫存周轉率等更核心的問題,為企業提供多元化、定制化和智能化的高效采購解決方案。
綜合體的能力保證了京東與中國移動僅合作半年,就幫助江蘇2萬家移動營業廳及線下門店節支率達15.2%,采購效率提升82%,配送時效從過去平均7天縮短為3天,進而使得庫存周轉率提升76%,大幅提升用戶粘性。
到2019年,京東已經擁有了超700萬活躍企業客戶,世界500強企業合作覆蓋率也提升至85%。構建平臺的企業服務綜合體戰略,已經讓京東在企業業務市場領先了半個身位。
04星云計劃定義未來的提前布局
探究一個行業現狀的同時,我們更要清楚這個行業的未來布局。筆者在查閱相關報告時發現,艾瑞咨詢曾著重提到了未來企業業務市場的幾大趨勢,其中就有:
1.提效增本,企業采購電商平臺需助力中小企業采購數字化;
2.工業品成為中長期內企業采購電商市場的重要類目拓展點;
3.現金流承壓,企業采購電商平臺需提升企業金融服務能力;
4.中小企業采購需求不斷延伸,定制需求呼喚敏捷化電商采購;
……
前兩個要點,我們在前文已經根據京東企業業務的布局進行了詳細解讀。而在對京東2019年大事的梳理中,筆者發現京東在過去一年做的很多事情,已經提前開始了未來布局。
比如,企業金融電商服務能力這一塊,企業采購過程中肯定會面臨大量現金流支出。中小企業議價能力普遍偏低,傳統的供應鏈模式下受到賬期等影響,資金周轉效率偏低。京東企業業務依托京東供應鏈金融能力,服務行業玩家。
而在企業定制化需求日益旺盛的當下,京東已經和聯想達成戰略合作,推出了新型B2M客制化系統平臺。企業客戶可以在京東平臺提交客制化需求,系統平臺會自動對需求進行智能化拆解,將相應產品參數反饋至聯想生產系統。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企業業務事業部總裁宋春正表示:“B2M客制系統能夠為企業客戶帶來敏捷高效的商用定制服務,改變了傳統企業市場供應鏈邏輯,真正意義上實現’先有需求再有貨’的拉式供應鏈。”
這些前瞻未來的探索,其實都是京東搶入下半場的關鍵利器。
放眼整個中國企業業務市場,這個萬億藍海蘊藏著巨大能量值得被挖掘,卻沒人率先挖掘,這是不合理,也是不正常的。
可京東早在2019年年初,就發現了這些問題和趨勢,從那時起就提出了企業級市場發展的三大趨勢:一是數字化生態趨勢,二是將成本中心轉變為經營中心,三是智能化提速。
針對這三個趨勢,京東又發布了發布“入口建設、運營升維、開放協同、數字化工業品、全量企業覆蓋”五大核心戰略。
回顧京東企業業務這一年的戰略布局,我們發現京東所做的事情,都圍繞這三個趨勢和五大戰略展開,一直在為企業業務市場的大中小型企業提供多元化、可定制、智能化的企業服務。
在2019年收官之際,京東企業業務又正式啟動星云計劃,確立了明年前行的方向:
“在2020年幫助100個合作伙伴突破10億元銷售額;簽約200家技術合作伙伴,構建企業服務數字新生態;聚集20000家企業服務伙伴,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協同服務平臺。”
由此可見,互聯網下半場,巨頭們不僅已經跑起來了,它們還要帶領行業內上下游的玩家,一起參與到中國市場的整體變革中來。這種變化響應了中國企業市場降本增效的訴求,也迎合了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浪潮。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自行上傳,本網站不擁有所有權,也不承認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operations@xinnet.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