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始鳴,萬物復蘇。春雷往往寓意著希望。 4月7日,省政府與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啟動浙江制造拓市場的“春雷計劃”。這是阿里巴巴“春雷計劃”在地方落地的首份協議。
春雷始鳴,萬物復蘇。春雷往往寓意著希望。
4月7日,省政府與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啟動浙江制造拓市場的“春雷計劃”。這是阿里巴巴“春雷計劃”在地方落地的首份協議。
這個春天,疫情在全球擴散蔓延,給浙江廣大中小企業帶來不小的影響。此時,這份誠意滿滿的計劃,將給浙江中小企業帶來哪些利好?
浙江制造“賣全球”
根據雙方協議,浙江省政府和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將深入挖掘浙江在制造業、產業帶方面的數字化潛力,幫助浙江中小企業建設數字化產銷體系,拓展浙江制造“賣全球”的數字化國際營銷渠道。
“這個‘第一’發生在浙江,再次證明‘阿里根植浙江、浙江關懷阿里’的深厚情誼,也證明浙江懂得數字化、善用數字化,更掌握了數字化發展的先機。”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在簽約儀式上說。
協議共包括9大方面,涉及推動浙江中小企業建設數字化產銷體系,拓展數字化國際營銷渠道及合作開展制造電商人才培養計劃等。具體到近期的3年計劃,則提出了“三個一”的階段性目標:在浙江知名產業帶區域建立100個產地直播基地;通過C2M超級工廠計劃打造100個銷售過億元的工廠;在制造業發達地市定向扶持5個產業帶,實現銷售破1億單。
當前,浙江經濟發展面臨新挑戰,但同時加快科技發展、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也面臨新機遇,數字化成為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在紹興市諸暨市草塔鎮,天川襪業成為最早接入淘寶C2M模式的浙江企業之一。“廠二代”楊鋼澤通過阿里平臺給出的消費側意見,將一雙短襪的羅口縮短5毫米,并減少了羅口的橡膠含量。兩處細節的改變,讓天川襪業每雙短襪分別降低了5%和1%的成本。
數字化轉型機遇
在民營經濟土壤深厚的浙江,中小企業的數字化意識早早覺醒,阿里巴巴提供的數字化能力成為中小企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更成為企業面向未來數字化轉型的機遇。
事實上,早在2009年3月,阿里巴巴就首次啟動“春雷計劃”。時隔11年,春雷再響,變的是時代形勢,不變的是政府、數字化平臺和中小企業共克時艱的初心和決心。與11年前不同的是,2009年的第一聲春雷,布局的是移動電子商務的未來;而2020年的第二聲春雷,布局的則是數字化未來。
“很明顯,此次計劃除了幫助浙江制造拓市場以渡過眼下難關,更有一層深意:用數字化手段,給浙江中小企業插上一對起飛的翅膀,一只是云科技翅膀,一只是需求側翅膀,以強健中小企業自身體魄和抵御風險能力。”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新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經濟師呂淼認為。
中小企業練內功
“春雷計劃”發布后,慈溪電子商務協會會長、寧波加樂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余雪輝在微信朋友圈寫道:“阿里巴巴集團重磅發布‘春雷計劃’,慈溪產業帶已經做好準備,可以好好地規劃和全面對接起來了。借春雷,戰寒冬!”
余雪輝告訴記者,“春雷計劃”中的不少舉措,在慈溪已有行動。今年,慈溪與阿里巴巴合作,在當地成立天貓慈溪服務中心,并為當地30多家制造企業開出天貓店,“本月中旬還會和菜鳥簽約,產業帶直播基地也在和阿里對接中。”
“春雷計劃”的核心是幫助中小企業。阿里巴巴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數字化的踐行者、見證者和受益者,阿里巴巴將通過自身的數字化能力積淀為中小企業注入新型“抗體”。
“數字化是千人千面的,撒下火種的也不只是阿里,大家在比的是誰可以更精準、更高效。”該負責人表示,困難和機會并生共存,眼下正是中小企業修煉內功、發現和把握機會的好時機,在浙江土壤中成長起來的阿里巴巴將拿出比11年前更全面、更有力度的一系列舉措,全面助力中小企業創造新供給、激發新需求、開拓新型貿易市場。
春雷再響,給了浙江中小企業更多期待。“慈溪外貿企業從不缺制造能力,缺的是定義產品的能力。從以前來什么單做什么單,轉到做出自己的產品,這是開拓內貿市場的關鍵,我們很希望阿里在這方面能給予支持,制造出更多密切符合國人需求的產品。”余雪輝表示。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自行上傳,本網站不擁有所有權,也不承認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operations@xinnet.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