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阿里巴巴宣布啟動扶助中小企業特別行動——“春雷計劃2020”,將推出以下措施:外貿升級線上突圍、助力外貿開拓內銷、打造數字化產業帶、智慧網絡助農興農、金融支持再扶一把,幫助中小企業共渡難關。
時隔11年,阿里巴巴再次啟動春雷計劃。
4月7日,阿里巴巴宣布啟動扶助中小企業特別行動——“春雷計劃2020”,將推出以下措施:外貿升級線上突圍、助力外貿開拓內銷、打造數字化產業帶、智慧網絡助農興農、金融支持再扶一把,幫助中小企業共渡難關。
阿里時隔11年重啟春雷計劃
4月7日,阿里巴巴宣布,啟動扶助中小企業的特別行動“春雷計劃”。
當天,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發出一封題為《春天的戰役》的全員信,信中說:“作為社會經濟的原子細胞,中小企業活,則社會經濟活;中小企業興,則社會經濟興。”
這是時隔11年阿里再次啟動春雷計劃。
2009年3月,阿里巴巴在全球經濟危機期間首次啟動“春雷計劃”,盡力幫助國內中小企業乘互聯網之勢沖出寒冬。在“春雷計劃”首次啟動之前,馬云曾寫下一封全員信《冬天的使命》:“十年以后因為今天的變革,我們將會看到一個不同的世界!”
11年后的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擴散,給經濟帶來更多不確定性,阿里巴巴認為,擴內需、穩外貿、助農興農迫在眉睫。
張勇今天在公開信中表示,將充分利用阿里巴巴20年來沉淀的商業力量和技術力量,通過一系列硬核舉措,創造新供給、激發新需求、促進新貿易,同時全力推動面向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用一切必要行動幫助中小企業共渡難關。
推16條措施扶助中小企業
據悉,《阿里巴巴春雷計劃2020》出臺五大方面16項扶助措施,包括外貿升級線上突圍、助力外貿開拓內銷、打造數字化產業帶、智慧網絡助農興農、金融支持“再扶一把”。
“阿里巴巴春雷計劃2020”共出臺16項扶助措施,涵蓋外貿升級線上突圍、助力外貿開拓內銷、打造數字化產業帶、智慧網絡助農興農、金融支持“再扶一把”五大方面。
為幫助外貿企業轉型升級、線上突圍,阿里巴巴將依托速賣通、Lazada、天貓海外等平臺,實現海外線上“云拓客”;阿里巴巴國際站將幫助線下外貿企業搭建線上展館;并聯合各地打造地方特色數字化商貿市場和數字化產業帶。
為幫助外貿企業迅速開拓內銷市場,阿里巴巴旗下的中國內貿平臺1688.com將開設數字化“外貿專區”;幫助沒有線上經營經驗的外貿企業直接成為天貓超市、淘寶心選供貨商;對已入駐天貓的外貿制造業企業,減免店鋪年費延長3個月;為中小外貿企業開通入駐淘寶企業店綠色通道,并提供相應支持。
為打造數字化產業帶,阿里巴巴將打造一批數字化“超級產地名片”;在全國打造10個產值過百億的數字化產業帶集群,三年內幫助1000個工廠線上直銷產值過億;在全國產業帶聚集省,每省打造100個淘寶直播產業基地。
為實現智慧網絡助農興農,阿里巴巴將在全國建設1000個阿里巴巴數字農業基地;深入原產地直采,推廣原產地農產品品牌,組織產地溯源直播;啟動農產品城市合作計劃。
為幫助更多中小企業擺脫資金困境,阿里巴巴表示將免費“0賬期”服務延至6月30日,網商銀行為符合條件的平臺商家墊付貨款;網商銀行將聯合全國工商聯和100家銀行,為1000萬小微商戶提供無接觸貸款;支付寶將聯合1688,為商家提供一站式、在線便捷進貨渠道,同時支持賒賬進貨模式。
京東投入價值15億資源推出“春雨計劃”
事實上,京東也已對平臺商家推出扶持計劃。
日前,京東宣布推出“春雨計劃”,用價值15億資源加持,助力全產業鏈重回快車道。京東方面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引發了零售行業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從生產商、品牌商、供應商,到平臺商家、線下零售門店等,零售業全產業鏈都面臨著巨大壓力,一些商家、廠商甚至走到了倒閉的邊緣。快速打通商流,解決商品滯銷問題,成為盤活全產業鏈的關鍵。
為此,京東推出 “春雨計劃”,即整合全平臺營銷能力扶持重點品類,向滯銷品牌、商家傾斜更多流量資源,通過全渠道模式實現線下門店線上“云復工”,以及推出專項政策降低商家入駐門檻等。
3月11日,京東旗下社交電商平臺京喜則圍繞京東“春雨計劃”也推出了“春雷計劃”。具體包含為:在產業供給端專定“百大產業帶整合幫扶策略”;加碼資金、入駐、運營及人力四大方面扶持政策等。
更早之前,京東企業購傾力推出“中小企業幫扶計劃”,針對中小企業當下面臨的安全復工問題、現金流及融資問題、產銷問題、技術及資源短缺等實際問題,深度整合京東集團內部及行業優質資源,從保復工、通銷路、穩資金和中小企業幫扶聯盟四大方面推出幫扶舉措, 助力中小企業渡難關。
多方合力助中小企業復工復產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局長梁志峰近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對使用云平臺的中小企業監測顯示,截至3月29日,我國中小企業復工率已達76.8%。
據梁志峰介紹,當前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呈現三個特點。從行業看,工業、建筑業等第二產業復工率高于生產性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高于生活性服務業,但隨著國外疫情的蔓延,出口型企業承壓加劇;從地區看,各地復工復產率呈齊頭并進之勢,湖北省近日快速上升;從企業類型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率明顯高于中小企業總體水平,規模越大復工復產率越高,微型企業復工復產難度更大。
梁志峰表示,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民政部印發了《關于推動開展志愿服務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揮社會各方力量助力中小企業復工復產。
“在央行、銀保監會及相關金融機構支持下,3000億元支持重點疫情防控企業的專項再貸款已累計向5000多家中小企業發放了2000多億元,這中間還為湖北省預留了一部分資金。”據介紹,中小企業實際承擔利率只有1.27%左右。5000億元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已累計發放了2000多億元,貸款利率低于4.55%。
此外,工業和信息化部加快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助力企業上云用云、轉型升級和動能轉換。考慮到疫情對中小企業資金鏈造成的巨大沖擊和影響,工業和信息化部在防疫期間繼續加大清理政府部門和國有大型企業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的工作力度,1至2月份已清理拖欠民營和中小企業賬款181億元。
疫情全球多點爆發
對中小企業的影響時限延長
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進展,以及各項穩就業、促融資、增貸款、減成本的政策組合拳的出臺及實施,各地企業復工復產率也處在穩步回升中。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達到了98.6%,人員平均復崗率達到了89.9%。
然而就各地的統計來看,規模以下制造業的復工復產率仍低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小企業的復工復產率低于國有企業,中小企業的復崗率低于預期,尤其是中小企業中一線工業的復崗率低于預期;制造業中小企業復工率達56%至82%,人員復工率達70%至80%,產能利用率達40%至60%。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中小企業的影響程度及影響時限明顯大于、長于大型企業。而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多點爆發,中小企業還將在較長的時期內受到影響。
從總體上看,中小企業目前的最大困難還是現金流問題及資金短缺、一線工人復崗率低。此外受國外多地多點疫情爆發的影響,處于國際產業鏈上下游的中小企業還面臨著產業鏈供應鏈斷連、物資供應短缺和物流運輸成本急劇上漲的問題。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自行上傳,本網站不擁有所有權,也不承認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operations@xinnet.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