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馮提莫、陳一發兒這些網紅身上,我們看到了音樂行業的另一種可能
- 作者:
- 來源:
- 瀏覽:100
- 2018-04-12 17:23:08
2018年2月21日,馮提莫在網易云發行其個人單曲《佛系少女》,一經發行便空降網易云新歌榜前三,截至目前該曲在網易云音樂上的評論已達19650條(還在增長),相比幾乎同期(2月24日)發行的郁可唯演唱的電視劇《談判官》插曲《盲目自信》5260的評論量來說,其強大的流量包攬能力可見一斑。
在馮提莫、陳一發兒這些網紅身上,我們看到了音樂行業的另一種可能

<
div>
2018年2月21日,馮提莫在網易
云發行其個人單曲《佛系少女》,一經發行便空降網易云新歌榜前三,截至目前該曲在網易云音樂上的評論已達19650條(還在增長),相比幾乎同期(2月24日)發行的郁可唯演唱的電視劇《談判官》插曲《盲目自信》5260的評論量來說,其強大的流量包攬能力可見一斑。
一個是因唱歌走紅的斗魚直播一姐,一個是曾獲MusicRadio中國TOP排行榜內地年度最佳女歌手;一個是野生網紅音樂人,一個選秀出身的職業歌手。這里我們無意于制造話題,而在于流量背后兩人富有時代印記的身份標簽,以及背后折射出來的行業變化。
若放在傳統唱片業時代,獲得更多流量的必然會是后者,但隨著移動
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前者在流量包攬上反而更勝一籌。可以看到,不只是馮提莫,同為斗魚知名主播的陳一發兒2016年那首一經發行便登頂網易云熱歌榜的《童話鎮》也是一個例證。
在傳統媒體頻頻失語、新媒體層出不窮的時代,在馮提莫、陳一發兒這些音樂網紅的身上,我們看到了解決行業發展的新出路。
01
從在天涯社區為人所熟知的安妮寶貝,到
網站論壇上走紅的“芙蓉姐姐”、“犀利哥”、新浪微博紅人papi醬,再到斗魚平臺知名主播馮提莫,可以看到,隨著社交媒體形態的進化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網紅的誕生路徑也發生了變化。
而除了平臺由pc端的論壇貼吧逐漸發展到了
移動端的微博、直播APP等社媒軟件,走紅所依賴的內容形式也由較為單一的文字、圖片變成了高效傳遞信息的視頻和高時效性、高互動性的直播。這也意味著,在媒介形式不斷進化的同時,獲取流量和曝光機會的成本和路徑也在不斷上升。
無論是近年來被資本迅速催熟的直播風口,還是近期處于話題中心的抖音、快手,毫無疑問都占據著當下互聯網的重要流量入口,同時造就了一大批音樂網紅。
而馮提莫和陳一發兒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首先,她們都屬于甜美可愛型,在以男性為主的直播平臺具有顏值優勢;其次,走的都是“直播+唱歌”的表演方式,相較于純靠顏值的主播更有辨識度;最后,直播互動過程都帶有強烈的個性特質,使其更易于俘獲一批高粘性的粉絲。
此外,去年在各大音樂平臺霸榜的《帶你去旅行》《非酋》《廣東愛情故事》等等,其演唱者均為短視頻平臺主播,也再次驗證了音樂網紅的打歌能力。
很顯然,從由電視、廣播、報紙等主導的大眾傳播時代進入到“人人皆可發聲”的眾媒時代,個人IP的作用被極大放大了。在音樂先聲看來,網紅經濟的發展模式或許對音樂行業的宣傳推廣和藝人打造都具有一定的借鑒之處,并將成為不可逆轉的大勢。
02
那么,網紅那么多,為什么馮提莫和陳一發兒能在作品發布極短的時間內獲得這么大的流量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們在各大社交平臺上所積聚的龐大粉絲量,而如此高粘性的粉絲群體則得益于其自媒體化運營。
以馮提莫為例,在斗魚、微博、抖音、網易云音樂和QQ音樂這五大主要平臺上的粉絲數分別為1456萬、687萬、1150萬、131萬和122萬,粉絲基數和互動水平不輸大多數明星,可以稱得上是眾媒時代中的佼佼者。其中,網易云音樂上馮提莫的個人電臺訂閱量接近350萬,最高一期電臺節目的播放量高達1.1億。
馮提莫抖音主頁
在個人單曲《佛系少女》發布之前,馮提莫會在斗魚直播間、微博等平臺進行預熱,在歌曲上架音樂平臺后,則采用了短視頻、微博互動等方式來保持宣傳熱度。
以抖音為例,《佛系少女》手勢舞視頻播放量接近160萬點贊量、6萬轉發和1.5萬評論,同名挑戰有1276人參與,共有98.3萬人使用這首歌作為BGM。這種依靠個人IP實現以低成本快速有效觸達多渠道受眾的宣傳方式,完美詮釋了什么叫“四兩拔千斤”。
網紅經濟之所以被屢試不爽,就在于其依靠社交媒體上聚集的龐大粉絲群,并通過定向營銷的方式,將高粘性的粉絲轉化成了購買力。而換個角度來看,互聯網時代的音樂產業其實做的也是流量生意,只不過聚集流量的方式有的是靠好內容,有的來自藝人本身。
在某種程度上,以薛之謙、好妹妹樂隊為代表的社交型音樂人,走的也是馮提莫、陳一發兒的路子。可以看到,音樂人的自媒體化已經被證明是一條行之有效的圈粉之路,并深刻影響了當前的音樂宣發體系和藝人打造環節。
03
其實說起來,現在的音樂網紅跟早年的網絡歌手是同一撥人,但隨著近些年主流音樂市場的失語和互聯網的深入普及,自帶流量的音樂網紅們終于翻身做了主人,不但被各大平臺爭搶,更獲得了堪比明星的話語權。
曾經《2002年的第一場雪》、《老鼠愛大米》、《兩只蝴蝶》是街頭巷尾的理發店、兩元店的最愛,而現在《我們不一樣》、《帶你去旅行》、《最美情侶》一樣在快手、抖音上深受廣大用戶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