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熱后又見續拍熱,電視劇“兄弟姊妹”多
- 作者:
- 來源:
- 瀏覽:100
- 2018-04-12 16:30:48
現在電視劇除了正在興起的翻拍熱,續拍熱情也開始高漲,熱播劇的姊妹篇、兄弟篇接連開拍:《人民的財產》接下《人民的名義》的反腐大旗,關注金融腐敗;黃磊、海清繼《小別離》之后又攜手《小歡喜》;時隔18年,《大明宮詞》導演李少紅又將拍《大宋宮詞》;《花千骨》將出姊妹篇《脫骨香》……
現在電視劇除了正在興起的翻拍熱,續拍熱情也開始高漲,熱播劇的姊妹篇、兄弟篇接連開拍:《人民的財產》接下《人民的名義》的反腐大旗,關注金融腐敗;黃磊、海清繼《小別離》之后又攜手《小歡喜》;時隔18年,《大明宮詞》導演李少紅又將拍《大宋宮詞》;《花千骨》將出姊妹篇《脫骨香》……
<
div> 這些所謂的姊妹篇、兄弟篇并不是原劇的續集,而是由原班人馬打造,與前作故事內核十分相似的另一部劇。背靠原作的名劇效應,這些姻親關系的作品卻有不少是打著幌子蹭熱度,倉促上馬、急功近利,這樣的作品可入不了觀眾的法眼。
曾經的熱劇都有“兄弟姊妹”
在武俠劇、古裝經典劇等掀起翻拍高潮的同時,近來熱播劇兄弟篇、姊妹篇的續拍熱也全面開花。去年播出的《人民的名義》刷新了近年來電視劇收視的新高度,很多觀眾期盼著能夠再來個續集。日前,編劇周梅森透露,他的新作《人民的財產》正在籌備中,將延續《人民的名義》的反腐題材,大風廠依然是這次故事的展開單位,不過關注點放在了金融腐敗領域。
同樣屬于現實題材劇,繼去年的《小別離》引爆孩子出國留學的話題之后,原班主創將再打造《小歡喜》,聚焦高考這個全民話題,并且之后還將有《小舍得》與前兩部作品共同構成“教育系列三部曲”。
古裝劇方面,時隔18年之后,李少紅宣布將執導《大明宮詞》姊妹篇《大宋宮詞》,主演目前定為劉濤和雷佳音。2015年熱播的仙俠劇《花千骨》的姊妹篇《脫骨香》也將開拍,該劇與《花千骨》一樣,都是根據fresh果果的同名小說改編,據傳男女主角鎖定了鄭爽和胡一天。而脫胎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三生三世枕上書》也在早前宣布將拍,該劇同為唐七的作品,白鳳九和東華帝君依然將由迪麗熱巴和高偉光這對CP飾演。
此外,諜戰劇《麻雀》的原班人馬也將再度聯手拍攝同類型題材的《驚蟄》。由此可見,今年電視劇的“兄弟姊妹”特別多,續拍現象充斥著各種題材領域。
續拍比翻拍更讓人有新鮮感
其實兄弟篇、姊妹篇的續拍從去年年底已經開始在熒屏上展露苗頭。《瑯琊榜之風起長林》雖然演員大換血,但因為有著同樣的幕后班底,而且故事都是圍繞著忠義、復仇的權斗展開,所以一般還是被叫做《瑯琊榜2》。網劇《你好,舊時光》也被稱為《最好的我們》的續曲,同為“振華三部曲”中的作品,《你好,舊時光》的女主角余周周,其實就是《最好的我們》中劉昊然飾演的余淮的小姑姑。
今年春節檔播出的《談判官》,被稱為《翻譯官》的姊妹篇,它們同屬于關注冷門職業的職場劇,女主角都是由楊冪擔任,出品方也都是同一波。遲遲還未開播的《如懿傳》,雖然在演員陣容和幕后班底上都與《甄嬛傳》無甚瓜葛,但因為同屬宮斗題材,還是被有意無意地叫做《甄嬛傳》的姊妹篇。
剛出現翻拍熱,又來了續拍熱,其實兩者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翻拍是復刻IP,續拍則是延展IP,相似的故事內核讓這些兄弟篇、姊妹篇們提前接受了市場檢驗,而相同的主演陣容或幕后班底則給作品打了市場保票。翻拍所具有的天然宣傳優勢,在續拍作品的身上也會得以體現,只要打出了“XX姊妹篇/兄弟篇”的名號,就不知省下了多少宣傳推廣費,還提前鎖定了部分原作觀眾。
而續拍在繼承翻拍優勢的同時,又能規避一些翻拍的劣勢。因為是復刻原作,翻拍作品的故事情節已經被觀眾了如指掌,很容易落入窠臼,而且必定面臨著與原作的比較,拍砸了更是會招致千夫所指。但續拍作品只是原作的一個親戚,就算是水平不如前作也不會招來太多板磚,而且在故事內容上又能給觀眾帶來一定的新鮮感。比如說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白鳳九和東華帝君這對人氣配角,搖身一變成為《三生三世枕上書》的主角,就讓很多原劇粉絲表示十分期待。
后浪不如前浪,創作心態太功利
續拍作品常有,但是能夠超越原作的續拍作品卻難見。要不然是口碑相差極大,比如說《甄嬛傳》和《羋月傳》,前者在豆瓣上評分8.9分,后者僅有5.3分;《咱們結婚吧》7.1分,而其姊妹篇《咱們相愛吧》只有5.3分。要不然就是熱度難以企及前作,比如《瑯琊榜之風起長林》,雖然口碑不錯,卻叫好不叫座,內斂溫吞的劇情讓其收視慘遭滑鐵盧。《最好的我們》的兩位主演劉昊然和譚松韻,一位晉級一線小生,一位成為新小花旦,但《你好,舊時光》卻沒有給兩位主演帶來如此耀眼的人氣。
后浪沒有把前浪拍死在沙灘上,反而是越來越倒退,其原因往往是在于急功近利的投資心態和創作態度。一部劇作的走紅,不僅能獲得巨大的經濟收益,還蘊藏著可觀的潛在利益,這時候就會不斷有熱錢涌來,制片方便會絞盡腦汁為熱劇“續香火”。有業內人士稱,為了熱度不至于降得太多,兄弟姊妹篇往往會匆忙上馬草草完工,走下坡路在情理之中,于是本來的錦上添花往往就成了狗尾續貂。
比如《甄嬛傳》后,導演鄭曉龍又聯手孫儷打造了《羋月傳》想要再續傳奇。但是《甄嬛傳》改編自流瀲紫的著名同名網絡文學作品,而且流瀲紫還是該劇的編劇,而《羋月傳》改編的作品連成品都拿不出來,幾乎是從頭創作。《甄嬛傳》選角十分到位,就是一個小妃嬪也能出彩,但《羋月傳》中卻出現了各種網紅臉,兩者一對比,自然高下立判。
更有不少所謂的兄弟篇、姊妹篇根本就是來蹭熱度的假親戚,比如將拍的《大宋宮詞》標榜自己為“大明宮詞系列”,實則改編自網絡文學熱門IP《女君紀》,講述了蜀地孤女劉娥如何一步步成為皇后的故事。其與《大明宮詞》本無關系,但因為導演同為李少紅,又是同一制作公司出品,于是《女君紀》改名為《大宋宮詞》,與《大明宮詞》扯上了關系。這種沾親帶故純屬是宣傳噱頭而已,想要通過這樣的捷徑來取巧省勁,可見劇方也沒有多少創作誠意。
韓劇的“請回答”系列在續拍方面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從《請回答1997》到《請回答1994》再到《請回答1988》,創作者都能夠堅持不急躁、不功利的態度,脈脈講述溫情故事,聚集起了一批忠實劇迷,也豎起了系列品牌。
影視作品是一項綜合藝術,一部經典作品往往經過編劇、導演、演員、攝影、制作等等方面恰逢其時的緊密合作才能誕生出來,缺少了哪一環節都會變味兒。其中最離不開的就是踏實的創作態度,想要兄弟姊妹篇做常青樹,先要把創作的根深深扎下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