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端界面尺寸應該怎樣設計?眾所周知移動端界面設計的尺寸與電腦端的尺寸設計是不一樣的,有的企業因為費用會選擇設計兼容性好點的電腦頁面,但是這樣的網站肯定沒有直接設計的手機端界面更好。
移動端界面尺寸應該怎樣設計?眾所周知移動端界面設計的尺寸與電腦端的尺寸設計是不一樣的,有的企業因為費用會選擇設計兼容性好點的電腦頁面,但是這樣的網站肯定沒有直接設計的手機端界面更好。
蘋果以普通屏為基準,給Retina屏定義了一個2倍的倍率(iPhone 6plus除外,它達到了3倍)。實際像素除以倍率,就得到邏輯像素尺寸。只要兩個屏幕邏輯像素相同,它們的顯示效果就是相同的。
Android的解決方法類似,但更復雜一些。因為Android屏幕尺寸實在太多,分辨率高低跨度非常大,不像蘋果只有那么幾款固定設備、固定尺寸。所以Android把各種設備的像素密度劃成了好幾個范圍區間,給不同范圍的設備定義了不同的倍率,來保證顯示效果相近。像素密度概念雖然重要,但用不著我們自己算,iOS與Android都幫我們算好了。
如圖所示,像素密度在120左右的屏幕歸為ldpi,160左右的歸為mdpi,以此類推。這樣,所有的Android屏幕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賦予了相應的倍率:
ldpi [0.75倍]
mdpi [1倍]
hdpi [1.5倍]
xhdpi [2倍]
xxhdpi [3倍]
xxxhdpi [4倍]
各型號iPhone的倍率比較簡單,我們后面會講到。那么Android手機那么多,具體怎么分?哪些手機是幾倍的倍率呢?我們先看一張表,這是友盟2014年10月到2015年03月的數據:
就目前市場狀況而言,各種手機的分辨率可以這樣粗略判斷。雖然不全面,但至少在1年內都還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ldpi 如今已絕跡,不用考慮
mdpi [320x480](市場份額不足5%,新手機不會有這種倍率,屏幕通常都特別小)
hdpi [480x800、480x854、540x960](早年的低端機,屏幕在3.5英寸檔位;如今的低端機,屏幕在4.7-5.0英寸檔位)
xhdpi [720x1280](早年的中端機,屏幕在4.7-5.0英寸檔位;如今的中低端機,屏幕在5.0-5.5英寸檔位)
xxhdpi [1080x1920](早年的高端機,如今的中高端機,屏幕通常都在5.0英寸以上)
xxxhdpi [1440x2560](極少數2K屏手機,比如Google Nexus 6)
自然地,以1倍的mdpi作為基準。像素密度更高或者更低的設備,只需乘以相應的倍率,就能得到與基準倍率近似的顯示效果。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Android設備的邏輯像素尺寸并不統一。比如兩種常見的屏幕480x800和1080x1920,它們分別屬于hdpi和xxhdpi。除以各自倍率1.5倍和3倍,得到邏輯像素為320x533和360x640。很顯然,后者更寬更高,能顯示更多內容。所以,即使有倍率的存在,各種Android設備的顯示效果仍然無法做到完全一致。
移動端界面尺寸應該怎樣設計?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移動端界面尺寸應該怎樣設計的全部內容介紹了。
上一篇:企業建站如何選擇域名主機與郵局
下一篇:移動端界面設計之尺寸基礎常識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自行上傳,本網站不擁有所有權,也不承認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operations@xinnet.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