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器數據可恢復和備份的特性(一)
- 作者:新網
- 來源:新網
- 瀏覽:100
- 2018-02-23 17:55:03
首先小編表示,數據可恢復性能戰略,和備份有很多的不同之處,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之下,二者必須要包含五個必要的滿足主要特性,這樣才可以進行相關的操作。
首先小編表示,數據可恢復性能戰略,和備份有很多的不同之處,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之下,二者必須要包含五個必要的滿足主要特性,這樣才可以進行相關的操作。
<
div>1.高速恢復 — 這是任何數據可恢復性戰略中的關鍵功能。鑒于停機成本如此高昂,因此更快速地恢復服務和應用程序意味著能夠減輕收入/生產效率損失和業務影響。關鍵應用程序的平均恢復時間目標 (RTO) 為 2.86 小時。現代
數據中心的目標則是將此數字縮短至15分鐘乃至更少。數據可恢復性
解決方案既需要利用現代數據中心的存儲和自動化功能提供多種故障恢復方式,也需要利用備份和復制以及
虛擬化功能近乎即時地恢復服務。
2.避免數據丟失 — 為了提供較低的恢復時間目標 (RTO),數據可恢復性解決方案需要頻繁備份生產數據。如前所述,關鍵應用程序的平均恢復點目標(RPO)為4.81小時。現代數據可恢復性解決方案的目標則是將這一數字降低到小于 15 分鐘。為此,它們必須利用變更數據塊跟蹤和廣域網 (WAN) 加速等多種虛擬化功能,以能夠滿足所需恢復點目標 (RPO) 的速度物理移動數據,還在后端利用重復數據消重和壓縮功能,確保容量足夠存放將要創建的大量還原點。現代數據保護解決方案需要智能地備份和存儲數據,以便降低恢復點目標(RPO),最大限度地減少宕機期間丟失的數據量。
3.經過驗證的可恢復性 — 事實上,如果還原時備份失敗或損壞,則備份對我們毫無價值。遺憾的是,每個季度只有 5.26% 的備份經過測試,平均有 17% 的備份無法恢復。現代數據保護戰略必須提供可用于測試、驗證并確保備份確實可恢復的方法,并且,必須做到高效和自動化。在高度虛擬化的環境中,數據可恢復性解決方案能夠充分利用虛擬化的強大功能,實質上是在隔離的環境中啟動這些備份(使其能夠正常還原),并確保一旦需要時 100% 可恢復(是否有意義?)
以上就是小編總結的,想要知道更多的內容就可以關注于
新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