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服務器計算的4大弊端
供應商控制、多租戶問題、供應商鎖定以及安全缺陷等,都有可能是由第三方API所導致的問題。在實施API時放棄系統控制可能會導致系統宕機、強迫性API升級、功能缺失、意外限制以及成本變更等后果。此外,多租戶問題也存在于其他云計算框架之中。

純干貨分享—無服務器知識簡介
服務器能夠完成各種計算,是今天IT架構中最重要的部分。近期無服務器計算概念躥紅,沒有服務器怎么計算?事實上,無服務器的說法并不準確,所謂無服務器計算知識立足于云基礎設施之上建立新的抽象層,從而保證開發者無需要再為服務器乃至云中的各類虛擬資源分神。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下無服務器計算吧。

淺析無服務器架構與基礎設施(二)
無服務器架構(又稱功能即服務或FaaS)正是我們需要的下一代基礎架構。 無服務器架構允許開發人員運行后端代碼,而無需管理自己的服務器系統或服務器端應用程序。 開發人員可以將他們自己的代碼與其他最佳的服務相結合,創建應用程序,以便他們可以通過用戶測試,進行快速發布和迭代。

淺析無服務器架構與基礎設施(一)
云計算時代出現了大量XaaS形式的概念,從IaaS、PaaS、SaaS 到容器云引領的CaaS,再到火熱的微服務架構,它們都在試著將各種軟、硬件資源等抽象為一種服務提供給開發者使用,讓他們不再擔心基礎設施、資源需求、中間件等等,在減輕心智負擔的同時更好地專注于業務。

無服務器是如何改變云計算的
最近調研機構Sumo Logic公司調查了采用亞馬遜網絡服務(AWS)、微軟Azure和谷歌云平臺(GCP)等云計算服務的1500名客戶。根據調查四分之一的受訪者已經部署了Docker容器,幾乎有23%的受訪者表示正在使用AWS Lambda無服務器計算框架。很明顯無服務器得到很多用戶的應用。在應用程序開發和操作中其采用都會伴隨著一些必要的變化,這意味著無服務器也正在改變人們利用公共云的方式。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無服務器是如何改變云計算的吧。

無服務器與容器(二)
公共云提供給工作人員以自我和快速提供資源的人。開發人員往往低估或高估了他們所需的硬件足跡,每一項都需要付費購買公共云中不會使用的虛擬硬件,或者由于缺乏資源而導致應用程序出現失敗。

無服務器與容器(三)
開發人員不必處理調整虛擬計算、存儲和數據庫資源的規模以支持工作負載。它會自動發生,這使得它更容易。此外,由于資源正在被分解并分散給它們,所以它往往會更具成本效益。 Docker的這個圖形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容器的可移植性。

無服務器與容器(一)
無服務器計算嚴格意義上講并不是沒有服務器運營,而容器并不真正包含IT應用程序,它們會抽象化。跟蹤云計算領域的語義是一項全職工作。如今最新的熱門話題是無服務器將會取代容器,更重要的是有人想知道企業應該如何準備利用這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