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探會不會成為交友獨角獸
左滑無感,右滑喜歡。探探用最簡單的產品交互理念在 6 年時間里獲得了 3.6 億的用戶,成績斐然。
這是在最近探探公布的一份 6 周年數據報告中展示的。除此之外,還有 80% 以上的 90 后用戶占比,累計完成用戶匹配 151 億次,平臺聊天消息 1100 億行等數據體現。直接看探探公布的這個數據發現,探探在微信強壓的陌生社交縫隙中長大了 ?
在互聯網商業的認知結構中,一般認為,擁有了更年輕的用戶結構,意味著產品則有更大的發展潛力,用戶總量則是衡量產品成功與否 " 唯一 " 標志。這兩個條件看似探探均滿足,可是這份數據報告的蹊蹺之處在于,所有的數據基本上都為自探探誕生以來的累計性數據,大家更為關心的月活、日活等數據探探并沒有公布。
在 2018 年探探被以數億美金的價值被陌陌收購,與以上數據不同的一份數據是,探探在 2019 年第四季度仍然達到 2.03 億的虧損,付費用戶也僅為 450 萬左右。今年雖沒有最新的數據公布,但想必探探的處境也沒有多好。
從以上對比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探探的許多問題,像僵尸用戶過多、商業化步伐緩慢這些問題已經開始影響探探的整體性布局了,去年年中,探探經歷了一場長達一個多月的下架風波,雖然后來在整改之后得以上架,但探探其實從另一方面體現出自己極低的商業天花板,背后大股東陌陌去年一年上線多款社交性軟件,包括像 ZAO 這樣紅極一時的產品出現,都能表明,探探恐怕前路艱難。
在整個互聯網社交層面,在微信所占據的熟人社交領域之外,有上百款的產品在探探所在的陌生人社交領域,探探雖有較為直接的產品理念和產品目標,但探探總體的優勢并不突出,更進一步來說,探探現有的產品結構不可能完成單獨盈利的目標。
我們細看,擁有極其年輕用戶結構的探探,卻不能擁有未來。深層次的原因是,從種子用戶,到后來累計注冊的這 3.6 億用戶,他們對于探探沒有一個所謂的絕對性的剛性需求,在網絡思潮的影響下,大量的用戶是跟風去體驗這款產品,在沒有找到更好的娛樂方式之前,像探探這樣的產品就成了消遣時間的選擇,但是當用戶有了更好的選擇之后,已經注冊的那些用戶便成了僵尸用戶。
與現在火熱的短視頻相比,探探對用戶的吸引力可以忽略不計,探探名義上稱之為陌生人社交,但其實與社交沒有太多的關聯,社交的本質是要產生長期性的產品及用戶粘性,而探探在左滑又滑的過程中并沒有產生多大的用戶粘性。用戶一旦在一定的時間周期內找不到與自己訴求相適應的社交場景,就會轉身離去,而從探探的產品設計結構看,這樣的概率非常大。
另一方面,探探從一開始的定位就是交友相親類的社交產品,從過往的產品看,這種類型的產品很難持續性的保持用戶的增長和用戶使用時長的增長,用戶在特定的時期之內對這種產品有強烈的需求,但是時間段一過 ,運營方便很難再讓這些曾經的用戶在自己的平臺上產生新的價值,這與微信可以適應所有年齡段所有時間社交的需求情況是完全不同的。
為何有 80% 以上的 90 后用戶,并不是探探的運營和市場推廣有多么的高超,而是探探的定位就一定會造就這樣的結果。6 年時間僅僅不到 500 萬的付費用戶,可見用戶本身并不愿意在這項社交場景投入一定的資金成本。和陌陌一樣,這種定位下的探探很難長大。
聲明: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自行上傳,本網站不擁有所有權,也不承認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發
送郵件至:operations@xinnet.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本站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
需注明出處:新網idc知識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