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載均衡的原理 負載均衡的分類
負載均衡的原理
負載均衡建立在現有網絡結構之上,它提供了一種廉價有效透明的方法擴展網絡設備和服務器的帶寬、增加吞吐量、加強網絡數據處理能力、提高網絡的靈活性和可用性。系統的擴展可分為縱向(垂直)擴展和橫向(水平)擴展。縱向擴展,是從單機的角度通過增加硬件處理能力,比如CPU處理能力,內存容量,磁盤等方面,實現服務器處理能力的提升,不能滿足大型分布式系統(網站),大流量,高并發,海量數據的問題。因此需要采用橫向擴展的方式,通過添加機器來滿足大型網站服務的處理能力。比如:一臺機器不能滿足,則增加兩臺或者多臺機器,共同承擔訪問壓力,這就是典型的集群和負載均衡架構。
現有的負載均衡算法主要分為靜態和動態兩類。靜態負載均衡算法以固定的概率分配任務,不考慮服務器的狀態信息,如輪轉算法、加權輪轉算法等;動態負載均衡算法以服務器的實時負載狀態信息來決定任務的分配,如最小連接法、加權最小連接法等。
1、DNS負載均衡
最早的負載均衡技術,利用域名解析實現負載均衡,在DNS服務器,配置多個A記錄,這些A記錄對應的服務器構成集群。大型網站總是部分使用DNS解析,作為第一級負載均衡。
2、IP負載均衡
在網絡層通過修改請求目標地址進行負載均衡。用戶請求數據包,到達負載均衡服務器后,負載均衡服務器在操作系統內核進程獲取網絡數據包,根據負載均衡算法得到一臺真實服務器地址,然后將請求目的地址修改為,獲得的真實ip地址,不需要經過用戶進程處理。
3、鏈路層負載均衡
在通信協議的數據鏈路層修改mac地址,進行負載均衡。數據分發時,不修改ip地址,指修改目標mac地址,配置真實物理服務器集群所有機器虛擬ip和負載均衡服務器ip地址一致,達到不修改數據包的源地址和目標地址,進行數據分發的目的。
聲明: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自行上傳,本網站不擁有所有權,也不承認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發
送郵件至:operations@xinnet.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本站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
需注明出處:新網idc知識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