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器內存大小是多少?服務器常用的內存類型有哪些?
服務器的內存,其實和電腦的內存是一樣的,畢竟服務器也屬于電腦,只是服務器內存的技術更為復雜,也更先進,大家在選購服務器的時候,需要對服務器的各項參數有個詳細的了解,這樣才能知道該服務器是不是滿足自己的使用需求,比如對于內存的選擇,那么服務器內存大小是多少?服務器常用的內存類型有哪些呢?接下來新網就給朋友們詳細的解釋一下關于服務器內存的問題。
服務器內存較為常見的是4G內存條和8G內存條,偶爾有16G內存條,不過因為成本較高所以很少大規模使用,另外2G內存條基本已淘汰,還能看到的都是老舊機器上拆下來的,俗稱拆機條。目前最大容量內存是單根128GB,一cpu可以插8個,也就是1TB,雙路x2,最高是8路,也就是x8,最大就是8TB。am4和115x接口的臺式機不能支持,需要intel和amd的x系列hedt高端發燒平臺才能用。
服務器常用的內存類型
服務器常用的內存主要有三種:
1.ECC 內存,“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ng”的簡寫,中文名稱是“錯誤檢查和糾正”。
一般INTEL3XXX系列主板使用此內存條。
2.Reg-DIMM 帶寄存器Register芯片和unbuffered ECC不帶緩存。
帶有Register的內存一定帶Buffer(緩沖),并且能見到的Register內存也都具有ECC功能,其主要應用在中高端服務器及圖形工作站上。
3.FB-DIMM(Fully Buffered DIMM),全緩沖內存模組內存。
FB-DIMM另一特點是增加了一塊稱為“Advanced Memory Buffer,簡稱AMB”的緩沖芯片。這款AMB芯片是集數據傳輸控制、并—串數據互換和芯片而FB-DIMM實行串行通訊呈多路并行主要靠AMB芯片來實現。
服務器內存與臺式機內存區別
單純的從外觀來看,服務器的內存條與臺式機的內存條沒有太大的差異,其主要區別在于服務器的內存條板上多了一顆ECC錯誤校驗芯片、用途不同、容量不同、支持熱插拔等。
板載的內存顆粒數量不同。
手上拿著服務器的內存條與臺式機的內存,如果不仔細看,將很難發現其中的異常。
服務器的內存條通常多了一顆ECC錯誤校驗儲存芯片(儲存芯片數為奇數),這將使得服務器在工作過程中更趨于安全穩定。
普通臺式機的內存條儲存芯片數為偶數。
內存條的容量不同。
服務器的內存條容量通常是以4GB起步,服務器里面也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安裝大容量的內存條,常見的單根內存條容量有4GB/8GB/16GB/32GB等;
普通臺式機的內存條容量通常是以2GB起步,現在的電腦上面4~8GB的內存已經夠用,常見的單根內存條容量有2GB/4GB/8GB/16GB等。
支持的技術不同。
服務器的內存條支持ECC(ErrorChecking and Correcting的縮寫)錯誤校驗技術,經過錯誤校驗、糾正,無形中也就保證了服務器系統的穩定可靠。
普通臺式機的內存條檢測到錯誤時,并不能確定錯誤在哪一位,也無法修正錯誤。
支持的插拔方式不同。
服務器通常都是每天24小時運行,中途也不能停機,在這樣的情況下,支持熱插拔技術便于更換損壞的內存條,以免出現大面積的系統癱瘓。
臺式機的內存出現異常時,通常需要關機更換。
用途不同。
通常情況下,服務器的內存條只能用于服務器,普通的臺式機內存條只能用于臺式機,它們之間不能互換,否則將不能正常開機。
對于服務器內存條而言,往往是內存的制作工藝和封裝工藝,它不僅能夠給內存帶來體積的理想性、容量的擴展性,而且更重要的是解決了散熱、可靠性。
對于普通臺式機內存而言,用戶很注重他們參數,如:帶寬、內存總線速度、等待周期、延遲時間等參數。
價格不同。
對于同一品牌、規格、容量的內存條,服務器的內存條價格通常會比臺式機的內存條價格高很多。
<div>
聲明: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自行上傳,本網站不擁有所有權,也不承認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發
送郵件至:operations@xinnet.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本站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
需注明出處:新網idc知識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