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備份那么多,企業應該選擇哪一個?
電腦藍屏想必是很多人都見到過的場景,而藍屏的原因卻有很多種。如果你的運氣不太好,系統盤崩了的話,那是最為頭疼的,意味著你有很多數據都沒了。
1、硬盤
世界上第一塊硬盤350RAMAC誕生于1956年,由IBM公司制造。該硬盤盤片直徑為24英寸,盤片數為50片,重量則是上百公斤,相當于兩個冰箱的體積,但其儲存容量卻小的可憐,只有5MB。
2、軟盤
軟盤的誕生比硬盤晚一些, 1967年,同樣是IBM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張“軟盤”,直徑32英寸。
3、網盤
網盤是隨著云技術的發展起來的,使得一部分人從本地存儲更換到云端存儲。
如果你僅僅只是使用免費的空間,注冊一個會員就可以了,不需要花錢;如果你想提速、或者擁有更大的存儲空間,每年的會員費用很可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同時,在使用上網盤也有局限性。上傳下載速度時刻取決于網絡帶寬,數據的隱私保護也可能受到威脅,目前可靠的網盤平臺也沒有幾個了,如果你選擇這個方式,非常重要的機密文件就不建議使用網盤形式來分享傳播了。備份日常并不涉及隱私的冷數據的話,網盤也的確是個好選擇。
4、云備份
以上三種存儲,各有利弊。不過,就企業而言,當你的數據量大時,還是可以考慮入手新網云備份。從安全問題出發,此種備份方式,可基于用戶設置的備份計劃,每個任務周期內為用戶保存一份完全的數據副本,并通過強一致性檢測算法進行數據校驗,保證數據完整性,根據用戶的備份需求,設定備份規則,可基于日、周、月設置備份計劃及備份執行時間,以及數據保留周期。用戶既可以根據備份計劃進行自動備份,也可根據需要隨時對指定目錄下的文件進行手動備份操作,還可以選擇任意時間點數據進行數據恢復。絕不會因為其他人的“手賤斷電”、惡意刪除導致數據丟失,更加安全。
聲明: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自行上傳,本網站不擁有所有權,也不承認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發
送郵件至:operations@xinnet.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本站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
需注明出處:新網idc知識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