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Pod專訪新網陳鳴飛:最靠譜的投資品是域名
分類:域名資訊
編輯:小新
瀏覽量:161
2020-10-30 17:29:42
問答時間:2020年10月29日
嘉賓簡介:
陳鳴飛:新網CEO、中國數碼集團總經理、南海控股集團執行董事,以及旗下多家附屬公司的董事,知名企業家、中國企業互聯網領軍人物、青年創業導師。新網成立于1993年,是國內知名的互聯網基礎應用服務提供商。
主持人簡介:
吳洪聲:騰訊云中小企業產品中心總經理,DNSPod創始人,洋蔥令牌創始人,網絡安全專家,域名及DNS技術專家,知名個人站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校友。
以下為對話原文整理:
吳洪聲:域名行業發展了20多年,已經是個非常成熟的存量市場,近些年阿里云、騰訊云、華為云也紛紛進入這個領域,我們都知道,巨頭闖入的領域,往往都會通過巨量補貼與資源碾壓來迅速占領行業高地,眾多獨立公司都會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這種競爭的好處在于能促使市場走向規范與成熟壯大,代價往往是會將行業重新洗牌,最終只會留下少數勝出者成功上岸,對于這種競爭格局你怎么看待的?我很好奇新網是通過什么樣的操作抗住了壓力,保持住了這個領域的佼佼者地位?分享一下你們的經驗吧?
陳鳴飛:域名作為中小微企業用戶建立企業信息化的剛需產品和入口產品,巨頭進入并在這個市場中進行用戶搶奪是市場發展的必然階段,這種競爭格局早已多年前就已經形成了。確實,巨頭通過巨額補貼等手段,對整個行業的影響是巨大的,但正如你所說,也帶來了市場規模化,用戶群體擴大的好處。在這種競爭中,沒有規模化、用戶忠誠度不高的企業,確實被迫離場了。
新網畢竟是從事域名行業最早、沒有之一的域名注冊商,我們一直以來不過多關注對手的行為,而是更多關注用戶所想所需,關注用戶想要什么,幫用戶解決問題是新網核心的經營理念。我們認為只有用戶認可你,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其次,新網27年域名經營的品牌影響力和口碑也是我們的優勢,中國絕大部分的企業服務商在新網都有代理賬號,“注域名找新網”這個理念也是長久以來根植在用戶和代理商心中的。
最后,對于我們的用戶,提供更多域名周邊以及本地化服務也是新網能更貼近用戶,讓用戶感知我們的重要原因。
吳洪聲:隨著行業成熟度發展,各家公司想做域名的新注增量是非常難的,巨頭往往會提供虧損補貼來占領市場,新網一般會怎么應對的?對于域名的轉入和續費,你們今年都有哪些動作?明年計劃還會有哪些動作呢?
陳鳴飛:關于補貼,近些年隨著大廠的入場,已經成為常態了,我們也會跟進,給用戶一定的補貼,但我們不會做補貼最大的那個。我們主要的客戶是小微企業,對于企業用戶來講,域名便宜10-20元一年,并不會成為他們決定在誰家注冊最關鍵的決定因素,他們反而更看重的是哪家更穩定,服務更專業。所以希望也一直在用專業性和更優質的服務來贏得用戶。只要用戶用的好、用的穩定,續費是必然的結果。我們目前正在對各地服務能力強的代理商做轉入域名的補貼,給予他們支持,能吸納更多用戶進來,也是企業服務商的幫扶計劃之一。
2021年,整體經營思路依然是持續優化用戶注冊的體驗性,優化注冊、實名、解析的體驗和穩定性安全性。但主力經營的域名種類會做一定的調整。
吳洪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對域名業的影響整體其實偏負面的,尤其是二維碼的普及,對域名的投資價值影響巨大。有種說法,二維碼的存在,將使域名的投資價值降至為0,你怎么看待這個說法?你還看好域名的投資價值嗎?
陳鳴飛:域名在PC時代是唯一的入口,但互聯網的前進和發展是無法阻擋的,智能手機,APP的出現讓二維碼的應用迅速的普及,我們認為二維碼是讓機器識別地址的方法,對應的是URL,如果說取代了域名,那只能說二維碼還沒有那么大的能力。
用戶辦公、上網的應用場景發生了改變,出現了讓機器快速識別地址并打開內容的這種方式,但用戶無論在PC 還是在手機主動訪問一個內容的場景并未消失,所以域名這種尋址應用會長久存在下去。基于這樣背景,只要應用場景存在且占有半壁江山,那域名投資就必然存在。目前域名投資趨于理性,跟品牌匹配的好域名,短域名的價值會越來越高,炒上去的域名價值短期能拉高,但長期來看整體域名投資市場更趨理性。
吳洪聲:在全球的虛擬數字收藏品領域里,域名、IP號段、數字貨幣、商標向來都是最熱門的品類,這幾個品類里如果非要選一個最靠譜的投資品,和一個最不值得投資的投資品,你會怎么選?能否解釋一下你這么選擇的理由?
陳鳴飛:投資是屬于個人的行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投資偏好和目標定位,所以這屬于個人的問題。如果讓我從上邊幾項選擇,我個人認為最靠譜的投資品是域名,因為他具備全球化的標準體系和規則,在全世界使用群體最龐大,屬于最具普及型和應用性的虛擬資產,而且從歷史來看投資域名的成功者更多。
數字貨幣因其市場還在發展早期,短期投機者遠多于長期投資者,價格波動極其劇烈且缺乏必要的監管,這個領域的投資需要非常慎重。
吳洪聲:建站行業也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市場,10年前的PC建站和現在的多端建站的本質邏輯差異并不大,但這20年來,客戶群的分層變化非常明顯,你作為建站領域最資深的專家,能否分享一下你對于企業級建站市場的客戶群變化、產品發展、商業邏輯的看法?
陳鳴飛:每一個生態級平臺比如拼多多、抖音的崛起和流量入口變化如小程序,都意味著對互聯網市場秩序的再次劃分,企業也需要應對這種秩序重新思考自己的客戶觸點。也需要建站行業做即時的應對。
企業級建站市場的客戶群,既有以建站為基礎建立CXM體系的頭部客戶,也有想少投入快曝光的微型企業,當然還有廣大具有一定定制需求的中小企業客戶。
建站行業除了滿足客戶“站”的需求,更要提供品效合一的營銷推廣需求。同時高效的客戶體驗管理(CXM),實現對多觸點用戶行為的數據整合,以及不同渠道,不同場景的用戶數字身份的數據集成,構建用戶360視圖,并以此驅動內容的個性化發布,用戶的個性化體驗, 并最終達成用戶交易,復購和推薦,形成營銷閉環,實現用戶生命周期的價值最大化。
吳洪聲:中小企業的數字化這個命題非常宏大,但落地的場景往往還停留在建站、電商、推廣、CRM等基礎場景,而近年來,還流行起了“企業上云”的說法,你怎么看待“中小企業上云”這個熱潮?這是偽命題還是真命題?數字化和上云是一件事還是兩件事?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陳鳴飛:工信部發布的《推動企業上云實施指南(2018-2020年)》中指出:企業上云,是企業順應數字經濟發展潮流,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提高創新能力、業務實力和發展水平的重要路徑。
在今天,企業上云已經不是是和否的問題,而是如何有效的上云、如何高效使用的問題。當然對于企業“想要數字化第一步是上云”這種說法也是針對大多數傳統企業來說,因為互聯網“原生”企業一般都帶有“云基因”,本身就存在數字化原生的特點。從核心來看,上云只是個技術手段,數字化還是要圍繞企業的核心業務,實現組織、流程、業務模式等多方面的依托數字化技術進行改造和升級。
吳洪聲:最近您獲邀成為騰訊云企業級開發大賽的嘉賓,這是騰訊云第一次舉辦面向中小企業的開發大賽,在您看來,這次賽事的意義和過往面向開發者的大賽有什么區別呢?對于本次大賽的參賽團隊們,您有什么想說的話或者鼓勵嗎?作為在互聯網領域縱橫多年的大咖級人物,在你看來,什么樣的參賽作品是真正有價值的作品?在您的評判標準體系中,最看重什么?
陳鳴飛:騰訊云企業級開發大賽是面向于中小企業開發大賽,本身參賽對象已經不同于以往。這完全是一個開發平臺風向標,對企業數字化和軟件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有大力推進作用。在企業級別上雖行業領域不同,但前沿技術發展能夠進行深入的分享和交流才是根本。無論再小的企業都能有技術上的交流,企業才能有可發展性,也希望每一位參賽者,都能發揮自己的優勢,產出規模大、高效能、業務復雜的企業級應用。我最看中的應該是能夠更加聚焦服務場景,能夠切實解決企業經營的痛點,實現效率提升、效果改進,具有廣大應用市場的作品。
聲明: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自行上傳,本網站不擁有所有權,也不承認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發
送郵件至:operations@xinnet.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本站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
需注明出處:新網idc知識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