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 服務器程序編寫過程總結(一)
- 作者:新網
- 來源:新網
- 瀏覽:100
- 2018-05-08 11:19:18
HTTP服務器,就是一個運行在主機上的程序。程序啟動了之后,會一直在等待其他所有客戶端的請求,接收到請求之后,處理請求,然后發送響應給客戶端。客戶端和服務器之間使用HTTP協議進行通信,所有遵循HTTP協議的程序都可以作為客戶端。
先直接上代碼,然后再詳細說明實現細節。
HTTP服務器,就是一個運行在主機上的程序。程序啟動了之后,會一直在等待其他所有客戶端的請求,接收到請求之后,處理請求,然后發送響應給客戶端??蛻舳撕头掌髦g使用HTTP協議進行通信,所有遵循HTTP協議的程序都可以作為客戶端。
<
div>
先直接上代碼,然后再詳細說明實現細節。
測試運行
代碼寫好之后,運行測試一下,將上面代碼保存到server.c,然后編譯程序:
./server運行
服務器運行,監聽9001端口。再用netstat命令查看:
server程序在監聽9001端口,運行正確。接著用瀏覽器訪問,成功輸出了Hello World,再嘗試用telnet去模擬HTTP請求:
1、成功連接
2、發送HTTP請求
3、HTTP響應結果
上面是一個最簡單的server程序,代碼比較簡單,省去一些細節,下面通過代碼來學習一下socket的編程細節。
啟動server的流程
socket 函數
創建一個套接字,通過各參數指定套接字的類型。
套接字地址結構
在socket編程中,大部分函數都用到一個指向套接字地址結構的指針作為參數。針對不同的協議類型,會有不同的結構體定義格式,對于
ipv4,結構如下所示:
注:sockaddr_in是**Internet socket address structure**的縮寫。
套接字地址結構的作用是為了將ip地址和端口號傳遞到socket函數,寫成結構體的方式是為了抽象。當作為一個參數傳遞進任何套接字函數時,套接字地址結構總是以引用方式傳遞。然而,協議族有很多,因此以這樣的指針作為參數之一的任何套接字函數必須處理來自所有支持的任何協議族的套接字地址結構。使用void *作為通用的指針類型,因此,套接字函數被定義為以指向某個通用套接字結構的一個指針作為其參數之一,正如下面的bind函數原型一樣。
這就要求,對這些函數的任何調用都必須要將指向特定于協議的套接字地址結構的指針進行強制類型轉換,變成某個通用套接字地址結構的指針。例如:
對于所有socket函數而言,sockaddr的唯一用途就是對指向特定協議的套接字地址結構的指針執行強制類型轉換,指向要綁定給sockfd的協議地址。
bind函數
將套接字地址結構綁定到套接字
地址的長度
綁定了socket之后,就可以使用該socket開始監聽請求了。
listen函數
將sockfd從未連接的套接字轉換成一個被動套接字,指示內核應接受指向該套接字的連接請求。
listen函數會將套接字從CLOSED狀態轉換到LISTEN狀態,第二個參數規定內核應該為相應套接字排隊的最大連接個數。
關于backlog參數,內核為任何一個給定的監聽套接字維護兩個隊列:
1、未完成連接隊列,在隊列里面的套接字處于SYN_RCVD狀態
2、已完成隊列,處于ESTABLISHED狀態
兩個隊列之和不超過backlog的大小。
listen完成之后,socket就處于LISTEN狀態,此時的socket調用accept函數就可以接受客戶端發來的請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