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建 云存儲平臺,有哪些步驟方法?
??云存儲盛行的今天,IT專家需要用比以往更加寬廣的視野來審視他們的數據中心,云計算,云存儲,大數據,這些概念和技術不但要關注,而且如何融入到自己的當前環境中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什么是云存儲?對云最好的描述是一個公共事業單位。云包含各種幕后技術--可擴展的和冗余的服務器、控制器、存儲和軟件--這些技術都是現成的,將它們結合在一起可以創建一個存儲"云"。那么下面就由新網小編和大家講一講如何自建 云存儲平臺,有哪些步驟方法?
??一、如何自建云存儲平臺???在這種模式下,我們可以從地理上分散的多個站點中獲得各種磁盤池,將它們整合到存儲的邏輯分區,將這些分區復制到(本地地或異地地)其他地方,并通過在網絡上可訪問的全局命名空間將整合后的存儲安全地提供給每個小組。下面就由新網小編和大家講一講如何自建 云存儲平臺,有哪些步驟方法?
??這些磁盤池有各種特點和功能,比如重復數據刪除、自動精簡配置、高可擴展性、數據保護以及簡單的管理。這些整合后的功能,加上網絡的高帶寬,使云存儲得以在如今變成現實。
??雖然數據量繼續快速增長,但是許多組織的IT預算還是持平或在下滑,從而給許多公司帶來巨大的挑戰。它們必須一方面管理好數據增長,另一方面還要保持成本下滑。云存儲可以在這個方面發揮作用。
??在公司的存儲環境內部,大約有60%到80%的數據可以列為舊數據或過期數據,這些數據應該放在第3到6層的存儲上。
??1層——企業級,高速
??2層——企業級,中速
??3層——SAN/NAS(網絡附加存儲)(模塊化,高速)
??4層——SAN/NAS(模塊化,低速)
??5層——CAS(內容感知存儲)(歸檔合規)
??6層——VTL(虛擬磁帶庫)
??在大多數數據中心內部,有許多非結構化數據和歸檔數據,這類數據非常適合于云存儲。 內部云與外部云
??云存儲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內部云和外部云。外部云是第三方服務提供商所提供的云服務。內部云的許多特性和外部云相同,但是屬于組織本身并且在內部運行。
??在選擇內部云和外部云的時候,網絡延遲性必須得到考慮。外部云依賴于互聯網,因此只適合于4-6層數據存儲。內部云可以用于3層以下存儲,視本地內部網帶寬而定。
??對于大多數IT組織來說,可擴展性是內部云存儲的一個關鍵指標。雖然支持者聲稱云非常易于擴展,且擁有近乎無限制的增長潛力,但是我們還是需要仔細考慮云的容錯性、動態擴展和容量增長規劃。云并不是應對數據增長的萬靈藥,它是一個需要有效管理的商品。
??此外,在實施云存儲之前,我們也需要定義和理解關鍵的性能指標。通常,我們假設非活躍數據不需要像高層存儲那樣高的性能。但是,同時進行的其他項目,比如電子發現,可能需要這類數據有相當的性能
??二、云存儲的功能與職能
??云存儲可以僅包含存儲,也可以既包含存儲也包含計算。隨著服務器和存儲都可以被虛擬化并通過不同的協議來連接,云計算的世界有越來越多的功能和職能。就更加純粹的云存儲而言,存儲通常是連接到以太網并通過HTTP(S)、CIFS/NFS、FCIP(基于IP協議的光纖通道)/iSCSI或FCoE協議來訪問。
??存儲功能(比如自動精簡配置、自動數據重分層、重復數據刪除、自動復制)和本地/地理上分散的解決方案正變得越來越流行。
??三、好處與顧慮
??云存儲的好處包括IT職能部門(比如存儲和網絡部門)之間更好的協作,以及對存儲池的自服務網絡訪問。這種存儲應該要有政策推動型的自動化功能,包括快速和方便的存儲配置和重新分配,以及自動化的復制功能。用戶對外部云的顧慮主要包括數據可用性、訂購條款、缺少地點控制、缺少對數據的物理訪問、為支持解決方案而增加的額外的組件、外部帶寬要求、壓縮和/或加密數據的需求,以及潛在的合規風險。
??用戶對內部云的顧慮通常更少,但是用戶還是要注意軟硬件上的安全性、管理、升級和更新,以及前期資本投入。大多數這些顧慮已經存在于日常的內部存儲管理中,并不是新問題。
??云存儲使用戶可以快速增加存儲,減少存儲管理員的負擔。數據在平臺內部的遷移或平臺到平臺以及站點到站點的遷移可以自動化,從而進一步減少存儲管理員的負擔。小伙伴們要想獲得更多自建 云存儲的內容,請關注新網。
聲明: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自行上傳,本網站不擁有所有權,也不承認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發
送郵件至:operations@xinnet.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本站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
需注明出處:新網idc知識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