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器評測方法有哪些?內存性能評測方法是怎樣的?
現在服務器的種類可以說是非常多了,大家在選購服務器的時候,不僅需要選擇合適類型的服務器,還需要對服務器做個評測,這樣才能這種的了解一臺服務器的質量,對于服務器評測的方法,很多朋友都不太了解,這個只有讓專業的人士來幫助才可以,下面新網就給朋友們詳細的來說明一下服務器評測方法有哪些以及內存性能評測方法是怎樣的等問題,以供參考。
服務器評測方法分為兩個大方面,性能測試與功能測試。
一、性能測試
1、文件性能測試方法
測試環境包括10臺配置為PIII800/128MB內存/20G硬盤以上的客戶端,它們用來模擬虛擬用戶。控制臺為配置是PIII 850/128MB內存/40G硬盤的Acer筆記本電腦。交換機為帶有兩個千兆GBIC接口、24個10/100M自適應端口的Cisco 2950,客戶端與控制臺通過100M網卡連到交換機上,被測服務器則通過千兆光纖網卡與交換機相連接。
被測服務器均安裝帶SP4的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操作系統,在所有三項性能測試中都統一RAID級別為5。
2、數據庫性能測試方法
數據庫性能測試同樣使用了Benchmark Factory 軟件,測試環境如同文件性能測試。測試時,在被測服務器上安裝SQL Server 2000使用企業版。首先在被測服務器上創建新的數據庫,通過使用Benchmark Factory預定義的Database Spec項目向數據庫中創建表,裝載數據。在服務器端創建以CPU計算為主的存儲過程,通過10臺客戶機模擬用戶、按照40個虛擬用戶的步長遞增到400個用戶,執行該存儲過程。結果是以獲得的每秒事務數(TPS)衡量服務器的數據庫事務處理能力。整個測試分為三次,每次之間重新啟動被測服務器,最終取三次平均值作為評價結果。
3、Web性能測試方法
Web性能測試工具是由Spirent公司提供的Caw WebAvalanche。WebAvalanche 模擬實際的用戶發出HTTP 請求,并根據回應給出具體的詳細測試結果。它有以下特點:能夠模擬成百上千的客戶端對服務器發出請求;能夠模擬真實的網絡應用情況,比如網站在高峰期的訪問量應該是動態的維持,有新客戶端的加入,同時也有原客戶的離去,訪問量不是固定不變的;可以產生20000個連接/秒請求量,足以滿足測試的需要;測試項目豐富,有訪問請求的成功失敗數,有URL和頁面的響應時間,有網絡流量數,還有HTTP和TCP協議的具體情況。
二、功能測試
在功能測試方面,我們對被測服務器的可擴展性、可用性以及可管理性進行了綜合評價,其中可擴展性包括硬盤、PCI槽以及內存等的擴展能力,可用性包括對熱插拔、冗余設備(如硬盤、電源、風扇、網卡等)的支持,可管理性則指的是服務器隨機所帶的管理軟件。
我們在對服務器進行總體評價時,綜合了性能、功能和價格三方面因素,依據《網絡世界》所做的用戶調查結果,分別給予不同權重,性能占50%,功能占40%,而價格則占10%。在分析性能時,數據庫性能占其中的50%,而文件性能占30%,Web性能占20%。
CPU性能評測方法
關于Linux測試cpu性能,有3個重要的概念:上下文切換(context switchs),運行隊列(Run queue)和使用率(utilization)。
業務運行中最關注的CPU項就是使用率,使用率是和業務負載強相關的,通常可以通過監控軟件或Linux系統工具獲取。
另一個基本評測值就是計算能力,包括整數、浮點計算,可以使用SPECCPU、linpack測試。
內存性能評測方法
內存性能一般關注的指標是延時、帶寬,測試方法有Windows下使用Sandra,Linux使用stream進行評測,可以得到當前內存的實際速率、延時。這是單獨針對內存的測試方法,但在實際應用中通常對內存的評測是在壓力、穩定性、性能測試時的監測內存的使用。
聲明: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自行上傳,本網站不擁有所有權,也不承認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發
送郵件至:operations@xinnet.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本站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
需注明出處:新網idc知識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