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一年 這個最年輕的“網紅單位”干了些啥?
分類:互聯網熱點
編輯:新網小青年
瀏覽量:439
2020-07-20 13:33:06
7月19日,大數據主題開放日,經過公開報名抽選的50名群眾代表走進了省大數據中心,近距離觸摸大數據,感受智能時代的魅力。
一年前的2019年7月19日,正是省大數據中心正式掛牌成立的日子,值得一提的是,中心是四川省機構改革最后成立的一個新單位。一年來,從建若干數據基礎庫、專題庫和核心數據池,到創新推出多個應用場景,這個最年輕的單位,把神秘莫測的大數據帶到越來越多川人身邊,甚至被業內譽為了“網紅單位”。以下從大數據中心誕生的各具特色的“實力擔當”,你“見”過幾位?用它繳費、查社保、公積金,簡直so easy。這款四川群眾愛用的“天府通辦”政務服務平臺,經過持續升級改造,目前已接入300余項便民服務應用,成為四川政務服務的一張響亮名片。一年來,天府通辦新增注冊用戶1300萬,累計超過2300萬,今年上半年線上辦件量超過1000萬件,同比增長60%。疫情發生后,省大數據中心即刻投入戰斗狀態,打響了數據戰“疫”,圍繞疫情防控的找人、堵漏和復工復產,始終堅持在線上戰斗。在全國率先推出直接服務群眾的“四川群防快線”,連夜開發“四川外出務工人員健康申報和查詢系統”,有力支撐了全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目前,“四川群防快線”累計訪問量達7500萬人次,“四川外出務工人員健康申報和查詢系統”上申領健康證明已達1500萬次。四川共享健康信息的典型經驗獲得全國推廣點贊。今年5月20日,四川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2.0版)在全省范圍內實現了房建、市政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程網辦”。通過審批大并聯、業務大協同、數據大共享、資源大集中,推動項目審批減時間、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減成本,構建了“一網通辦、一網通管、一網通看”的“四川模式”。以一般社會投資房建項目為例,過去企業提交材料,至少需要176份,現在只需90份; 原來需要跑動至少26次,現在最少一次都不跑;項目審批以前平均需要202個工作日,現在只要83個工作日。2019年8月1日,“四川農民工服務平臺”正式上線。平臺具備了信息服務、在線辦事、互動交流三大功能,開發了網站、手機客戶端、微信小程序三種服務形式,致力于為全省2500萬農民工量身打造一個專業化、精準化、人性化的服務平臺,讓農民工在平臺上找到家的感覺。這么多擔當助力,效果如何?2019年,省政府網站在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中列全國第二。省級政府網上政務服務能力從全國第九位上升到全國第七位。作為“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和服務數字經濟發展”的實戰單位,中心樹立了“思維創造未來,數據創造價值”的發展理念,定下了清晰的工作目標、任務和路徑。圍繞數據的“聚、通、用”,服務政府治理、服務民生事業、服務產業發展,推動數據資源大省向數據價值大省轉變。著力建設“一套體系”,即政策法規體系、技術標準體系和工作推進體系;建好“三大平臺”,即政務服務平臺、數據調度平臺、示范應用平臺。做實“四個中心”,即線上政務服務中心、數據資源中心、數據管理中心和示范推廣中心。上抓頂層架構設計,按照“全省一盤棋”,搭起全省大數據發展的業務架構和技術架構;一年來,大數據中心不僅打造了多個為百姓企業服務的“實力擔當”平臺,背后其實還干了這些事兒:打基礎。全面提升政務云支撐能力,實施部門“上云行動計劃”,81個省級部門的519個應用系統上云運行,極大地節約了建設經費。匯數據。中心花了7個月時間,對96個省級部門的1047個信息系統開展實地調查,對每個系統建立臺賬,摸清了“煙囪林立”的情況。在此基礎上持續推進數據資源歸集,一年來已沉淀和歸集政務、信用、監管等有效數據20多億條。強服務。按照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要求,我們始終致力于部門數據打通和業務協同,不斷提高線上政務服務能力。搞示范。在點上,已成功推出“興川貸”應用場景。在面上,加強對地方大數據融合發展的業務服務,將瀘州市納溪區作為我省首個大數據融合發展創新區。訂規則。加強頂層設計,推進政策標準體系建設,制訂四川省數字政府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細化數字政府建設的總體目標、業務架構、實施路徑和重點任務。加快數據資源管理立法,牽頭起草四川省政務數據資源管理辦法。造環境。發布公共數據開放指數、網上政務服務能力第三方評估,引導地方政府和部門提高應用大數據的能力;組建大數據發展聯盟,開展與省級部門、金融機構、運營商和企業的戰略合作;編纂大數據讀本,開設“數智四川”大講堂,不斷輸出大數據知識和理念。
聲明: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自行上傳,本網站不擁有所有權,也不承認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發
送郵件至:operations@xinnet.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本站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
需注明出處:新網idc知識百科